第六章弃我去者(1/ 2)
韶华一去二三秋,往事细长流。幼时家困不弃,梦里乐遨游。流水淡,上西楼,碧天愁。闻知笛抖,目断星空,无限幽幽。
时间,1995年。季节,秋。地点,滨乌。
小城滨乌那时还未脱贫,与其他地级市的繁华无法相比,但得利于国家的优越政策的强力扶持,慢慢地发展起来。时任市委书记与**决心依靠滨乌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资源,把它建设为一个有盛名的旅游城市,借此提高市民的生活水平、经济水平、文化水平。
说它破落,可不为过,随处看见破旧的建筑,瓦舍也不少。
决策者们以为,这些旧物不符合现代化的发展,遂破旧立新。
然关键的是,规划方案何如?则高楼广厦千万间,则风情小屋林立。思量良久,决策者们排版选择后者。理由为如若建设高楼大厦,则与人无异,泯然众人矣,丝毫没有自己的特色,那是不效功力的。
遗憾的是古老的瓦舍被野蛮的拆除抹平,即便后来认识到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而仿制古舍,那也是克隆而已,悠悠古韵早已丢失。
面对这种情况,土著们无不唏嘘感慨万分,男人仰天长啸恨自己的祖传屋子就这么没了,要是到现在,不知道值多少万呢。而女人骂男人办正事时无才无能,偷奸耍滑却直了腰。
在建筑楼房的风潮中,许多人转变职业,头戴黄帽身穿烂衣服就成建筑工人。
古有不得志书生娶娇妻,今有工人抱得美人归。
邱志成便是如此,年轻力转,迅速成为技术高超的建筑工人,后来和谢小娴结缘,结为伉俪,育有一女,名叫邱雯雯。
他当初还是一个从村里来的毛头小伙,在商店偶然邂逅谢小娴,一见倾心,疯狂地追求,用一片痴心打动了她的芳心。女人是情感动物,果真如此。然而父母身为人精,十分理智,谢家二老蛇精病般地坚决反对他们在一起。一个村野之夫怎能高攀城里的凤凰呢?每每想起他们两个的事情,就来老话,狂喷“岂有此理”。
至今封建余孽还是存在的。
但是村野之夫不鄙薄。他虽文化不高,却为人很好;他虽别无长物,却积极向上,积攒财富;他虽不英俊貌美,却也敦厚清秀。
在父母的世界里,认定的事情,不许就是不许,哪怕你理由再多,哪怕你说得条条是道、合情合理,也是忤逆不道。他们想,结婚可是人生大事,讲究门当户对,必须慎重。
又是然而——邱志成和谢小娴不听劝阻,还是结婚了。
我们的法律规定婚姻自由。
在**,结婚不只是两个人的事,而是两家人的事。
谢家二老怒火中烧,不祝福,不肯出席婚礼。
不愿再见。
相见不如不见。
婚后,新人很恩爱,数月之后,天赐小女,命名为雯雯。邱志成不愿谢小娴在外工作,说有他在,就不愁吃穿。谢小娴没有反对,默认了在家做家庭主妇,持家育女。
人生总会有意外,在邱雯雯三岁之时,邱志成在工作的时候被被重物砸到以致重伤,送治医院,却医治不效而去世。包工头欺人太甚,只愿赔付三千元。
一个带着幼小孩子的妇人势单力薄,实在难以讨回公道,能怎么办呢?只能是除了哭还是哭。莫大的哀愁,崩溃的情绪,使她无力追讨。
世界塌下来,压在她的胸口,透不过气。
想起一切,泪水自己不住地流淌,流进无底深渊。一个妇人,没有了丈夫,与父母闹翻,没有工作,她的将来在哪里,她的希望在何处?
她觉得小雯雯很烦,不止一次地告诉她,要不是因为你死去的父亲希望要一个小孩,我才不会生你呢!
小孩似懂非懂,点点头。
一天,她出去找工作,听到两个行人在议论一件事。
提示: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,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!